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2007级新生的遵纪爱校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系列专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阶段的使命和责任,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营造严谨求实的学习风气、团结友爱的生活氛围,养成乐观进取的健康心理和纪律严明的组织观念,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开始大学生活。
二、时间安排
二、时间安排
新生入学教育时间:9月3日—9月7日
三、主要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要结合新生的思想实际,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线。要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时政特点,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知校爱校教育。要大力开展爱校荣校教育,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要组织新生学习学校校史、校训、“数字黄师”,学习学校“十五”期间的建设、发展成就和“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使学生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和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中心工作,要把知校爱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把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在热爱学校、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坚实基础上,引导和教育新生树立“校兴我荣”的意识。
(三)遵纪守法教育。校纪校规是学校规范学生在校期间行为的“法律准绳”。通过对校纪校规的学习,使学校对学生的外在约束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将自律与他律、内在与外在有机结合。开展遵纪守法教育要从基础抓起,从细节做起,从新意入手。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新修订的《学生手册》,特别是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要采取知识竞赛、有奖问答、考试测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强化学生对《学生手册》的学习。
(四)专业意识教育。专业意识是大学生建立专业兴趣的前提,是大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通过专业意识教育,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各院系要采取名师讲座、成果宣传、新老生座谈会、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子、学习经验报告会等形式,为新生介绍有关专业的发展情况、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和技巧,使新生认清所学专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前景,解除新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好本专业的信心,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要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学生个性,注重方式方法,采取成功人士励志讲座、畅销励志书籍读书评论会、学生个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科学规划人生,设定在校期间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
(五)行为养成教育。独立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之一,也是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需要。要教育学生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锤炼持之以恒的意志,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军事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独立的生活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各院系要借此机会做好军训前的教育动员工作。
(六)明礼诚信教育。当前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集中体现在学费缴纳、贷款还贷、诚信考试等方面。各院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既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又形成“缴费上学”、“有借必还” 、诚信考试的诚信美德,使新生切实领悟“明德明礼、成己成人”的道理。
(七)心理健康教育。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新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为顺利完成学业打下坚实基础。各院系要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测评、谈话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认真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要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的新生的心理状况,做到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八)安全防范教育。新生刚入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相对陌生,生活自理、自立能力相对较弱,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各院系要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要教育女大学生按照“四自”要求,争做高素质的大学生。
四、具体安排(供参考)
时 间 | 入学教育内容 |
9月3日 | 1、新生入学教育动员大会(介绍院系领导、班主任;致欢迎词) |
2、知校爱校教育(介绍学校的发展历史、社会地位、各职能部门功能、学校院系设置情况;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专门人才等) | |
3、观看学校、各院系宣传记录片(有条件的) | |
4、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自我介绍、加深认识(籍贯、兴趣、特长、特色等) | |
9月4日 | 1、适应性教育(学会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学会与新同学相处;学会克服陌生感和孤独感;学会做人、学会怎样合理消费) |
2、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学习、运动、工作、图书馆) | |
3、安全及法纪教育(如何防盗、如何防骗、如何防抢、人身安全、如何防火、交通旅游饮食安全) | |
4、各院系自选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教学楼、图书馆、综合实验楼、各职能部门办公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府医院、体育场馆、餐厅、校内银行、超市及其它服务设施)及本院系办公室、实验室(本院系教学学生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及其它服务设施) | |
9月5日 | 1、 学习《学生手册》(重点) (1)政策法规第一、四、六、八章; (2)管理规定第一、二、四、六、十一、十二、十三、十八章; (3)行为规范第一、二、四章; (4)奖励处分第一、二、三、四章; (5)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新一代”)。 |
2、心理健康指导(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如何克服自卑感、嫉妒心理、虚荣心等) | |
3、助你成长(经济资助指南、证书报考指南) | |
9月6日 | 1、专业意识教育(所学专业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及技巧) |
2、新生心理团体辅导(各院系同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童三红联系,电话:8877991) | |
3、就业创业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规划设计、考研及考公务员指南) | |
4、继续学习《学生手册》 | |
9月7日 | 1、理想信念教育(远大的理想抱负、扎实的业务知识、较强的综合能力) |
2、组织《入学教育》考试(自定试题,采用开卷形式) | |
3、做好军训动员工作 |
五、实施要求
(一)要成立入学教育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入学教育工作。各院系要充分认识入学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规范大学生行为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新生入学的必修课,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真正为学生干实事,干好事,切忌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二)要做到开展教育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与广泛性。针对性指教育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是新生经常遇到并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性指教育内容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广泛性指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三)要制定新生入学教育的计划(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参与人等)。入学教育过程中,学工部将安排人员不定期检查落实情况。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结束后,各院系要进行全面的总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生入学教育计划及总结分别于8月31日、9月10前交学工部学生教育科,并发往电子邮箱tuanwei@hgnc.net。
附件一:“数字黄师”简介
附件二: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附件三:安全教育指南
黄冈师范学院学工部
2007年8月22日
附件一:
“数字黄师”简介
我校建校于1905年,迄今已有102年历史。在“十一五”开局时期,在学校新一届党委、行政领导班子领导下,我校取得了“数字黄师”的办学成绩。
一、确定一个办学理念,建设省属一流大学。2005年初,学校新一届党委认真分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经过深入思考,认真讨论,适时提出了“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二十字办学理念。如今,全体黄师人正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省属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紧抓二个省级重点学科,圆满实现二大战略目标。学校现有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设有14个教学院系、33 个本科专业和10个专科专业。有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湖北省第四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4个。我们将以两个重点学科为抓手,努力完成学校“十一五”两大战略目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保良争优,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三、立足三校区办学,实施三大战略。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幽雅。由珠明山、银盘山、南湖三个校区组成,现有校园面积 1252.68 亩,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学校立足于三个校区办学,正在大力实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战略”,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扩大办学影响力。
四、拥有四亿资产,支撑四种办学形式。学校拥有固定资产4亿余元,各种教学设施齐全,建有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馆藏图书120余万册,设有国家一级“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站”与湖北省英语三级考试中心,为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等四种办学形式提供了切实保障。
五、推行五大改革,实现教育五种转型。目前,学校正在着力推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干部制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等五大改革,通过改革,逐步实现指导思想由师范教育向综合教育转型;管理体制由学校集中型向院系自主型转向;学科架构由狭隘、单一型向全面、特色型转变;教学制度由定向、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
六、建设六大工程,健全六大育人特色。学校不断加大校园基本建设力度,目前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多功能大楼工程、绿化广场工程、引智楼工程、生态景观园工程、运动场改造工程、体育馆工程等六大建设工程,切实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美化了校园环境,也为学校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风尚育人等六大育人特色的健全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创造了必要条件。
七、形成七大学科门类,打造七大优势特色领域。历经百年耕耘,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正在着力打造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机理与调控研究、不确定系统研究、中国古典戏曲与小说文化研究、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光谱分析法研究、农村中小企业管理研究、艺术实践等七大优势特色领域。这七大领域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在每一个学科门类打造出一个甚至多个特色优势领域。
八、围绕“八字”校训,构建八大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学校确立了“厚德、博学、力行、致远”的“八字”新校训,设计制作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新校徽。我们将围绕“八字”校训,努力构建高品位的科技文化、审美文化、学术文化、生态文化、廉政文化、制度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等八大校园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打造和谐校园。
九、树立“九字”发展观,构筑九大办学平台。学校树立了“攀层次、上水平、创特色”的“九字”发展思路,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构筑信息化平台,教学管理平台,科学研究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学生管理平台,心理健康平台,就业指导平台,阳光助学平台,安全预警平台等九大办学平台,努力把我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
附件二:
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在定义健康时明确指出:健康乃是一种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这就是充分说明了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人健康概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不光是生理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不是在学生填表中的健康状况,往往指学生身体没病就是健康。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表现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与完好的一种状态。对于心理健康所饮食的具体内容,国内外学者有过种种阐述。早在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就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那么什么样的心理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2、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特征,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A、正常的认知能力
认知指人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语言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正常的认知能力要求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清楚,理解力强。
B、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情绪反应正常)
C、意志健全
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在行动中能表现出较多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机智灵活地克服困难、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受外界诱惑,不良习惯多而难以改正,缺乏主动性,优柔寡断、轻率鲁莽、害怕困难、顽固执拗、易受暗示,容易更换目标,甚至一曝十寒。
D、自我评价恰当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能客观评价;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
E、人格完整
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人格完整指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包括:①人格要素无明显的缺陷和偏差;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③人生观正确,并以此支配自己的心理与行为;④人格相对稳定。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大学生无缘无故的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就有可能是他的心理不健康了。
F、人际关系良好
人际关系良好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也是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充分认识到人与交往的重要作用,富有同情心,对人友善、理解、悦纳他人,采取恰当的形式与他人沟通,交往中不卑不亢,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时常表现出人际交往障碍,对人与人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结果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知心朋友,总把自己流离于群体之外。
G、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指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刺激能作出恰当正常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不回避现实,主动面对各种挑战,妥善处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创造条件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环境中。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相反。
二、如何克服自卑感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表现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与完好的一种状态。对于心理健康所饮食的具体内容,国内外学者有过种种阐述。早在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就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那么什么样的心理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2、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特征,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A、正常的认知能力
认知指人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语言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正常的认知能力要求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清楚,理解力强。
B、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情绪反应正常)
C、意志健全
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在行动中能表现出较多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机智灵活地克服困难、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受外界诱惑,不良习惯多而难以改正,缺乏主动性,优柔寡断、轻率鲁莽、害怕困难、顽固执拗、易受暗示,容易更换目标,甚至一曝十寒。
D、自我评价恰当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能客观评价;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
E、人格完整
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人格完整指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包括:①人格要素无明显的缺陷和偏差;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③人生观正确,并以此支配自己的心理与行为;④人格相对稳定。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大学生无缘无故的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就有可能是他的心理不健康了。
F、人际关系良好
人际关系良好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也是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充分认识到人与交往的重要作用,富有同情心,对人友善、理解、悦纳他人,采取恰当的形式与他人沟通,交往中不卑不亢,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时常表现出人际交往障碍,对人与人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结果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知心朋友,总把自己流离于群体之外。
G、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指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刺激能作出恰当正常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不回避现实,主动面对各种挑战,妥善处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创造条件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环境中。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相反。
二、如何克服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象某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敌。自古以来,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寻觅。下面这些途径和方法颇具操作性,有助于人们摆脱自卑,走向自信。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面对挫折和失败,惟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一,做到坚韧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其二,注意调整、降低原先脱离实际的“目标”,及时改变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走向人生的辉煌。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用实际行动建立自信,征服畏惧,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具体如下:
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
在各种形式的聚会中,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为敢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另外,坐在显眼的位置,就会放大自己在领导及老师视野中的比例,增强反复出现的频率,起到强化自己的作用。把这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虽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心态。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尊重非常尊重你,喜欢你。”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是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过来,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有助于心境的调整。要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应比一般人快。将走路速度加快,就仿佛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步伐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会给人带来明朗的心境,会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4.练习当众发言
面对大庭广众讲话,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这是培养和锻炼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在公众场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别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有许多原本木讷或有口吃的人,都是通过练习当众讲话而变得自信起来的,如肖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
5.学会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人自信,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现微笑,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正如一首诗所说:“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大自然的最佳营养。”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面对挫折和失败,惟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一,做到坚韧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其二,注意调整、降低原先脱离实际的“目标”,及时改变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走向人生的辉煌。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用实际行动建立自信,征服畏惧,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具体如下:
1.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
在各种形式的聚会中,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为敢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另外,坐在显眼的位置,就会放大自己在领导及老师视野中的比例,增强反复出现的频率,起到强化自己的作用。把这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虽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荡心态。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尊重非常尊重你,喜欢你。”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是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反过来,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有助于心境的调整。要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应比一般人快。将走路速度加快,就仿佛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步伐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会给人带来明朗的心境,会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4.练习当众发言
面对大庭广众讲话,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这是培养和锻炼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在公众场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别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有许多原本木讷或有口吃的人,都是通过练习当众讲话而变得自信起来的,如肖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
5.学会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人自信,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现微笑,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正如一首诗所说:“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大自然的最佳营养。”
三、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是对他人的成就、名望、品德、优越地位及既得利益的一种不友好的、敌视与憎恨的不健康情感。嫉妒是损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卑劣的情欲,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并很快地导致诸如中伤、怨恨、诋毁等嫉妒行为的产生。而更强烈的嫉妒心理还有报复性,它把对象作为发泄的目标,使其蒙受巨大精神损伤。嫉妒具有特点:
1、嫉妒是一种对人的憎恨心理,能够使人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产生气愤、怨恨的心态。
2、嫉妒是对别人不幸和痛苦的幸灾乐祸,产生行为上损害他人的心理。
3、嫉妒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平衡心理。培根说:“当个人自然缺乏某种美德时,他要贬低别人的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就低估他人的伟大,使自己与他人相齐。
嫉妒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大敌,大学生应当努力摆脱和克服这种有害心理。
1、要纠正自己认知的偏差。嫉妒者在别人成功时,总以为别人的成功是对自己的威胁,有碍于自己的发展。实际上,别人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努力,荣誉是其努力的报酬,嫉妒者不应把别人的成功等同于自己的失败。
2、学会对比。每个人不仅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而且也要看到自己在别的方面优于对方。如果在嫉妒心似生非生时能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对比,就会使原先失衡的心理获得新的平衡,遏制嫉妒心理的产生。
3、积极升华。嫉妒者在别人比自己强时,应当把不服气的心理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化嫉妒为求上进的力量,赶上甚至超过对方。在学习上、在体育运动和社会活动中,当看到与自己条件相仿的人超过自己、获得荣誉的时候,强烈的嫉妒心可能会使一些人内心十分不快,理智却又不容许他们表露这种情绪。于是,可以奋发努力,争取超过对手,或者即使不能通过努力超过对手,还可以扬长避短,以自己之优势对对方之不足,以获取总的平衡。
4、加强修养,改造个性。当代大学生应当端正学习目的,做到心胸广大,志向宏远。惟有如此,才能宠辱不惊,不患得患失,才能为同学朋友的成功与荣誉感到高兴,以别人的成绩鞭策自己,你追我赶,相互帮助。
1、嫉妒是一种对人的憎恨心理,能够使人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产生气愤、怨恨的心态。
2、嫉妒是对别人不幸和痛苦的幸灾乐祸,产生行为上损害他人的心理。
3、嫉妒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平衡心理。培根说:“当个人自然缺乏某种美德时,他要贬低别人的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就低估他人的伟大,使自己与他人相齐。
嫉妒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大敌,大学生应当努力摆脱和克服这种有害心理。
1、要纠正自己认知的偏差。嫉妒者在别人成功时,总以为别人的成功是对自己的威胁,有碍于自己的发展。实际上,别人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努力,荣誉是其努力的报酬,嫉妒者不应把别人的成功等同于自己的失败。
2、学会对比。每个人不仅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而且也要看到自己在别的方面优于对方。如果在嫉妒心似生非生时能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对比,就会使原先失衡的心理获得新的平衡,遏制嫉妒心理的产生。
3、积极升华。嫉妒者在别人比自己强时,应当把不服气的心理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化嫉妒为求上进的力量,赶上甚至超过对方。在学习上、在体育运动和社会活动中,当看到与自己条件相仿的人超过自己、获得荣誉的时候,强烈的嫉妒心可能会使一些人内心十分不快,理智却又不容许他们表露这种情绪。于是,可以奋发努力,争取超过对手,或者即使不能通过努力超过对手,还可以扬长避短,以自己之优势对对方之不足,以获取总的平衡。
4、加强修养,改造个性。当代大学生应当端正学习目的,做到心胸广大,志向宏远。惟有如此,才能宠辱不惊,不患得患失,才能为同学朋友的成功与荣誉感到高兴,以别人的成绩鞭策自己,你追我赶,相互帮助。
四、如何克服虚荣心
虚荣心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它是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产生的不良心理。青年学生们正处于自尊心很强的时期,他们非常注重自己在同伴中以及整个社会群体中的位置,也最关心自我价值的存在。适度的维护荣誉可起到提醒自己维护自尊的作用。如以不正当的或虚伪的方式去达到自尊心的满足,以求得不真实的荣誉,这就是一种虚荣心理的表现。如有些人家里冻死富有,但为了显示富贵,却故意打扮得入时华丽,常常出入饭店、歌厅;有的同学学习成绩本来就不佳,但为了取得一个令人羡慕的成绩,不惜通过作弊等欺骗手段实现;还有的人为了面子竟然不敢把自己农民的父亲或家庭妇女的母亲以及自己自认为低下的工作职业介绍给同学或朋友,怕给自己丢脸或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以上这些强烈的虚荣是一种性格弱点,它不仅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诱惑你燃起邪念,走向歧途。因此,青年学生们应正确认识虚荣心理并有效地克服它。要克服虚荣心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人的价值如何,不在于他的自我感觉,而在于他行为的社会意义。只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就不会为一般的荣誉、地位和一时的虚荣所缠绕,而是为更高的价值努力奉献。
2 正确对待荣誉。每个人都需要成就、威望、名誉、地位和自尊,但这一切都应当与一个的真实努力相符。例如,一个学生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认真学习,否则用欺骗手段赢得的“荣誉”是虚假的,不光彩的。这样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受到他人的蔑视和否定。
3 要有自知之明。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成绩,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只有对自己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避免过高估计自己,从而克服虚荣心理。
4 正确对待舆论。我们生活在群体之中,总免不了别人的品头论足。但对于舆论,我们要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对于正确的应当接受,对于不正确的要给予纠正或分析判断,决不可凡事人云亦云,被舆论左右。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个人的价值如何,不在于他的自我感觉,而在于他行为的社会意义。只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就不会为一般的荣誉、地位和一时的虚荣所缠绕,而是为更高的价值努力奉献。
2 正确对待荣誉。每个人都需要成就、威望、名誉、地位和自尊,但这一切都应当与一个的真实努力相符。例如,一个学生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认真学习,否则用欺骗手段赢得的“荣誉”是虚假的,不光彩的。这样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受到他人的蔑视和否定。
3 要有自知之明。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成绩,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只有对自己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避免过高估计自己,从而克服虚荣心理。
4 正确对待舆论。我们生活在群体之中,总免不了别人的品头论足。但对于舆论,我们要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对于正确的应当接受,对于不正确的要给予纠正或分析判断,决不可凡事人云亦云,被舆论左右。
五、大一新生的心理矛盾及其调适
(一)心理矛盾的产生
1、求学动力的暂时消失和目标未定的彷徨。学生在高考之前,读书的目标非常明确——考上大学。一经大学录取,失去了求学动力,同时既无老师的逼迫也无父母的督促,有些新生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并开始追求享受,还有很多大一新生进了大学后,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摸索和适应,然后才能从彷徨迷失中找到自己,建立起升学之后的高层次目标。在这之前,则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无所适从。
2、社会地位的突变。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急剧转变,社会、学校、家庭开始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他们体验到了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尊重和厚望。为此,他们感到自豪、感到自我形象的高大,他们充满了自信,想力争成为生活的强者。但是,同时他们也会感到莫名的恐慌,他们在主观上总是想做得好一些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客观上却由于涉世不深、经历尚浅,缺乏社会经验和能力,在自我意识中常会表现出自我情绪的失控(易冲动、狂热、受挫折后悲观失望)、自我评价的片面(评价过高或妄自菲薄),因而常常难以得到社会的充分信任和理解。
3、客观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对校园的冲击,学科差异导致系科毕业生出路问题的冷热升沉,加之大学人才荟萃,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等方面已不如人等诸多原因,致使大一新生或孤傲或孤僻。其次,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他们希望得到同成年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但由于习惯心理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上还需要依靠家庭、在学习上还缺乏自学能力、在思想上还比较单纯、社会阅历和经验还不够,又渴望得到具体帮助,因此,他们既渴望独立又无法摆脱依赖性。再次,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其感情丰富而又敏感,加之刚入大学,新生往往会产生既不愿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心迹又迫切需要与人交往的心理矛盾。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急切地想吸收各种新知识、新思想,并推崇独立思考、追求新奇的见解,但由于生活经验、生产知识和社会阅历的缺乏,许多新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不能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分析鉴别,往往会出现脱离实际、以偏概全、左右摇摆、固执己见、易走极端、喜好猎奇等不良现象。新生入校后,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显著变化,常使一些大一新生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如果不及时解决,会给后续年级留下“后遗症”。那么,如何缩短衔接过程、降低消极影响、加速新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新生函待解决的问题。
2、社会地位的突变。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急剧转变,社会、学校、家庭开始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评价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他们体验到了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尊重和厚望。为此,他们感到自豪、感到自我形象的高大,他们充满了自信,想力争成为生活的强者。但是,同时他们也会感到莫名的恐慌,他们在主观上总是想做得好一些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客观上却由于涉世不深、经历尚浅,缺乏社会经验和能力,在自我意识中常会表现出自我情绪的失控(易冲动、狂热、受挫折后悲观失望)、自我评价的片面(评价过高或妄自菲薄),因而常常难以得到社会的充分信任和理解。
3、客观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对校园的冲击,学科差异导致系科毕业生出路问题的冷热升沉,加之大学人才荟萃,在知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等方面已不如人等诸多原因,致使大一新生或孤傲或孤僻。其次,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他们希望得到同成年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但由于习惯心理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上还需要依靠家庭、在学习上还缺乏自学能力、在思想上还比较单纯、社会阅历和经验还不够,又渴望得到具体帮助,因此,他们既渴望独立又无法摆脱依赖性。再次,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其感情丰富而又敏感,加之刚入大学,新生往往会产生既不愿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心迹又迫切需要与人交往的心理矛盾。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急切地想吸收各种新知识、新思想,并推崇独立思考、追求新奇的见解,但由于生活经验、生产知识和社会阅历的缺乏,许多新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不能结合社会实际进行分析鉴别,往往会出现脱离实际、以偏概全、左右摇摆、固执己见、易走极端、喜好猎奇等不良现象。新生入校后,由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显著变化,常使一些大一新生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如果不及时解决,会给后续年级留下“后遗症”。那么,如何缩短衔接过程、降低消极影响、加速新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新生函待解决的问题。
(二)心理矛盾的调适
1、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1、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并通过艰苦努力实现目标。
2、克服应试教育造成的积弊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填鸭式的应试学习,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的求知学习。因此,一个人进入了大学,首先应该改变读书的观念,把“念书”提升到“求知”,逐渐改变自己在应试教育中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把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示的科目要点只当作个人学习的起点或引线,个人再循点线的方向自行扩大、联接、填充、组织,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明确认识到能力源于知识却比知识更重要,在学习和处世中养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习惯。
2、克服应试教育造成的积弊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填鸭式的应试学习,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以自学为主的求知学习。因此,一个人进入了大学,首先应该改变读书的观念,把“念书”提升到“求知”,逐渐改变自己在应试教育中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把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示的科目要点只当作个人学习的起点或引线,个人再循点线的方向自行扩大、联接、填充、组织,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明确认识到能力源于知识却比知识更重要,在学习和处世中养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习惯。
3、改变人际交往的理念
许多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苦于找不到知心朋友,其实,这是由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错误认知所造成的,因而改变交往理念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首先不必刻意寻找知心朋友,要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方面每个人可能会有优点或者不足之处;要主动积极发展与同学的交往,获得准确理解别人和人和睦相处的经验,并促进自己社会性的发展;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问题;要多参与社会活动,多认识人,多了解社会,多学一些书本以外的学问。
4、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由于大学独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活动特点,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闲暇娱乐、社会交往等有其独特的模式。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是个新的特殊家庭。其成员之间能否和谐相处是一个新的人生课题。因此,大一新生要认清大学生活方式的特点,分清主次和轻重,提高自觉性、增强自制力,学会理智地驾驭生活、争做生活的主人,努力创造条件形成有张有弛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达到学习、生活、休息的和谐统一,从而使自己健康成长。
5、正确运用心理调适方法
(1)自我激励法。主要是用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行为激励自己,以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
(2)词语暗示法。词语暗示可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进行,也可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呼喊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用文字记在日记上、练习簿的扉页上,或写在纸片上贴在床头,以便经常看到想到、不断鞭策自己去做。
(3)迁移法。主要是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以便从挫折或失败中重新确定新的更高尚的追求目标。
(4)行为补偿法。在某一方面不能取得成功时,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另外方面发挥所长并取得成功。
附件三:
许多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苦于找不到知心朋友,其实,这是由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错误认知所造成的,因而改变交往理念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首先不必刻意寻找知心朋友,要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方面每个人可能会有优点或者不足之处;要主动积极发展与同学的交往,获得准确理解别人和人和睦相处的经验,并促进自己社会性的发展;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问题;要多参与社会活动,多认识人,多了解社会,多学一些书本以外的学问。
4、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由于大学独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活动特点,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闲暇娱乐、社会交往等有其独特的模式。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是个新的特殊家庭。其成员之间能否和谐相处是一个新的人生课题。因此,大一新生要认清大学生活方式的特点,分清主次和轻重,提高自觉性、增强自制力,学会理智地驾驭生活、争做生活的主人,努力创造条件形成有张有弛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达到学习、生活、休息的和谐统一,从而使自己健康成长。
5、正确运用心理调适方法
(1)自我激励法。主要是用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行为激励自己,以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
(2)词语暗示法。词语暗示可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进行,也可通过自言自语、甚至在无人处大声呼喊的方式进行,还可以用文字记在日记上、练习簿的扉页上,或写在纸片上贴在床头,以便经常看到想到、不断鞭策自己去做。
(3)迁移法。主要是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以便从挫折或失败中重新确定新的更高尚的追求目标。
(4)行为补偿法。在某一方面不能取得成功时,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另外方面发挥所长并取得成功。
附件三:
安全教育指南
一、如何防盗
(一)高校盗窃案件的行窃方式
1、顺手牵羊:是指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备将放在桌上、走廊、阳台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而占为已有。
2、乘虚而入:是指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在、房门抽屉未锁之机入室行窃。这类盗窃手段要比顺手牵羊者毒辣,其胃口也比顺手牵羊者更大,不管是现金、存折、信用卡或者是贵重物品,只要一让他看到,就会统统被盗走。
3、窗外钓鱼:是指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将被害人的衣服钩走。有的甚至把纱窗弄坏,钩走被害人放在桌上、床上的衣物。因此,住在一楼或其他楼层靠近走廊窗户的同学,如果缺乏警惕很容易受害。
4、翻窗入室:是指作案人翻越没有牢固防范设施的窗户、气窗等入室行窃。入室窃得所要钱物后,常又堂而皇之地从大门离去,因此窃贼有时不易被发现。
5、撬门扭锁:是指作案分子使用各种工具撬开门锁而入室行窃。
6、用A的钥匙开A的锁:是指作案分子用A随手乱丢的钥匙,趁A不在宿舍时打开A的锁,包括门锁、抽屉锁、箱子上的锁,从而盗走现金和贵重物品等。这类作案人大都是与A比较熟悉的人。
1、顺手牵羊:是指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备将放在桌上、走廊、阳台等处的钱物信手拈来而占为已有。
2、乘虚而入:是指作案分子趁主人不在、房门抽屉未锁之机入室行窃。这类盗窃手段要比顺手牵羊者毒辣,其胃口也比顺手牵羊者更大,不管是现金、存折、信用卡或者是贵重物品,只要一让他看到,就会统统被盗走。
3、窗外钓鱼:是指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将被害人的衣服钩走。有的甚至把纱窗弄坏,钩走被害人放在桌上、床上的衣物。因此,住在一楼或其他楼层靠近走廊窗户的同学,如果缺乏警惕很容易受害。
4、翻窗入室:是指作案人翻越没有牢固防范设施的窗户、气窗等入室行窃。入室窃得所要钱物后,常又堂而皇之地从大门离去,因此窃贼有时不易被发现。
5、撬门扭锁:是指作案分子使用各种工具撬开门锁而入室行窃。
6、用A的钥匙开A的锁:是指作案分子用A随手乱丢的钥匙,趁A不在宿舍时打开A的锁,包括门锁、抽屉锁、箱子上的锁,从而盗走现金和贵重物品等。这类作案人大都是与A比较熟悉的人。
(二)防盗的基本方法
学生宿舍和教室的防盗工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最后离开教室或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要怕麻烦。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以防盗窃犯罪人乘隙而入。
2、不要留宿外来人员。大学生应该文明礼貌、热情好客,但决不能只讲义气、讲感情而不讲原则、不讲纪律。如果违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就等于引狼入室而将会后悔莫及,这种教训是惨痛的。
3、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作案人到教室和宿舍行窃时,往往要找各种借口,如找什么人或推销什么商品等,见管理松懈、进出自由、房门大开,便来回走动、窥测张望、伺机行事,摸清情况、瞅准机会后就撬门扭锁大肆盗窃。遇到这种可疑人员,同学们应主动上前询问,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一般都能说清楚。如果来人说不出正当理由又说不清学校的基本情况、疑点较多,其神色必然慌张,则需要进一步盘问,必要时还可请他出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身份证明。经核实身份无误又未发现带有盗窃证据的,可交值班人员记录其姓名、证件号码、进出时间后请其离去。如果发现来人携有可能是作案工具或赃物等证据时,可一方面派人与其交谈以拖延时间,另一方面打电话给学校保卫部门尽快来人做调查处理。
4、同学们应积极参加教室和宿舍等部位的安全值班,协助学校保卫部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通过参加值班、巡逻等安全防范工作实践,不仅可保护自己和他人财物的安全,而且还可增强安全防盗意识,锻炼和增长自己社会实践的才干。
5、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包括教室、宿舍、箱包、抽屉等处的各种钥匙,不能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不速之客复制或伺机行窃。
学生宿舍和教室的防盗工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最后离开教室或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要怕麻烦。同学们一定要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以防盗窃犯罪人乘隙而入。
2、不要留宿外来人员。大学生应该文明礼貌、热情好客,但决不能只讲义气、讲感情而不讲原则、不讲纪律。如果违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就等于引狼入室而将会后悔莫及,这种教训是惨痛的。
3、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作案人到教室和宿舍行窃时,往往要找各种借口,如找什么人或推销什么商品等,见管理松懈、进出自由、房门大开,便来回走动、窥测张望、伺机行事,摸清情况、瞅准机会后就撬门扭锁大肆盗窃。遇到这种可疑人员,同学们应主动上前询问,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一般都能说清楚。如果来人说不出正当理由又说不清学校的基本情况、疑点较多,其神色必然慌张,则需要进一步盘问,必要时还可请他出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身份证明。经核实身份无误又未发现带有盗窃证据的,可交值班人员记录其姓名、证件号码、进出时间后请其离去。如果发现来人携有可能是作案工具或赃物等证据时,可一方面派人与其交谈以拖延时间,另一方面打电话给学校保卫部门尽快来人做调查处理。
4、同学们应积极参加教室和宿舍等部位的安全值班,协助学校保卫部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通过参加值班、巡逻等安全防范工作实践,不仅可保护自己和他人财物的安全,而且还可增强安全防盗意识,锻炼和增长自己社会实践的才干。
5、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包括教室、宿舍、箱包、抽屉等处的各种钥匙,不能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不速之客复制或伺机行窃。
(三)几种特殊易盗物品的防盗措施
1、现金:现金是一切盗窃分子图谋的首选对象。最好的保管现金办法是将其存入银行。尤其是数额较大时,更应及时存入银行并加密码。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又不易解密的数字,千万不要选用自己的出生日期做密码。这是因为,一旦存折丢失很容易被熟悉的人冒领。特别要注意的是,存折、信用卡等不要与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放在一起,以防被盗窃分子一起盗走后冒领。在银行存取款时,核对密码要轻声、快捷,切忌旁若无人、大声喊叫。发现存折丢失后,应立即到所存银行挂失。
2、各类有价证卡: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广泛使用各种银行发行的信用卡进行帐目结算,学生无须携带大额现金来校缴费,食堂也普遍使用各类磁卡买饭,电话磁卡也早已普及。这些有价证卡应当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被人盗用。各类有价证卡最好的保管方法,就是放在自己贴身的衣袋内,袋口应配有钮扣或拉链。所用密码一定要注意保密,不要轻易告诉任何人,以防身边有不速之客;。如果参加体育锻炼等项活动必须脱衣服时,应将各类有价证卡锁在自己的箱子里,并保管好自己的钥匙。
3、自行车:自行车被盗是社会的一大公害。校园内也不例外。买新车一定要到有关部门办理落户手续。这是因为,一些犯罪分子专拣不打钢印的车偷以方便销赃,无钢印号的车一旦丢失,很难查找。要安装防盗车锁,养成随停随锁的习惯。骑车去公共场所,最好花钱将车停在存车处。如停放时间较长,最好加固防盗设施,如将车锁固定在物体上或者放在室内。自行车一旦丢失,应立即到学校保卫部门报案,并提供有效证件、证明及其他有关情况,以便及时查找。
4、贵重物品:如黄金饰品、手表、随身听、高档衣物等,较长时间不用的应该带回家中或托给可靠的人代为保管。暂不使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或箱(柜)子里,以防被顺手牵羊、乘虚而入者盗走。寝室的门锁最好是能防撬的,易于翻越的窗户要加防盗网,门锁钥匙不要随便乱放或丢失。在价值较高的贵重物品、衣服上,最好有意地做上一些特殊记号,即使被偷走将来找回的可能性也会大一些。
(四)发生盗窃案件的应对办法
一旦发生盗窃案件,同学们一定要冷静应对:
1、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同时封锁和保护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不得翻动现场的物品,切不可急急忙忙地去查看自己的物品是否丢失。这对公安人员准确分析、正确判断侦察范围和收集罪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发现嫌疑人,应立即组织同学进行堵截,力争捉拿。
3、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客观回答公安部门和保卫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得隐瞒情况不报,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有义务,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同学保密。
4、如果发现存折被窃,应当尽快到银行挂失。
2、各类有价证卡: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广泛使用各种银行发行的信用卡进行帐目结算,学生无须携带大额现金来校缴费,食堂也普遍使用各类磁卡买饭,电话磁卡也早已普及。这些有价证卡应当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被人盗用。各类有价证卡最好的保管方法,就是放在自己贴身的衣袋内,袋口应配有钮扣或拉链。所用密码一定要注意保密,不要轻易告诉任何人,以防身边有不速之客;。如果参加体育锻炼等项活动必须脱衣服时,应将各类有价证卡锁在自己的箱子里,并保管好自己的钥匙。
3、自行车:自行车被盗是社会的一大公害。校园内也不例外。买新车一定要到有关部门办理落户手续。这是因为,一些犯罪分子专拣不打钢印的车偷以方便销赃,无钢印号的车一旦丢失,很难查找。要安装防盗车锁,养成随停随锁的习惯。骑车去公共场所,最好花钱将车停在存车处。如停放时间较长,最好加固防盗设施,如将车锁固定在物体上或者放在室内。自行车一旦丢失,应立即到学校保卫部门报案,并提供有效证件、证明及其他有关情况,以便及时查找。
4、贵重物品:如黄金饰品、手表、随身听、高档衣物等,较长时间不用的应该带回家中或托给可靠的人代为保管。暂不使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或箱(柜)子里,以防被顺手牵羊、乘虚而入者盗走。寝室的门锁最好是能防撬的,易于翻越的窗户要加防盗网,门锁钥匙不要随便乱放或丢失。在价值较高的贵重物品、衣服上,最好有意地做上一些特殊记号,即使被偷走将来找回的可能性也会大一些。
(四)发生盗窃案件的应对办法
一旦发生盗窃案件,同学们一定要冷静应对:
1、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同时封锁和保护现场,不准任何人进入。不得翻动现场的物品,切不可急急忙忙地去查看自己的物品是否丢失。这对公安人员准确分析、正确判断侦察范围和收集罪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发现嫌疑人,应立即组织同学进行堵截,力争捉拿。
3、配合调查,实事求是地客观回答公安部门和保卫人员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供线索,不得隐瞒情况不报,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有义务,有责任为提供情况的同学保密。
4、如果发现存折被窃,应当尽快到银行挂失。
二、如何防抢劫
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施行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一种犯罪行为。抢夺,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的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
1、案发时要尽力反抗。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发动进攻,以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2、与作案人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形成僵持局面,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来援助者并对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4、巧妙麻痹作案人。当己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并采用语言反抗法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切不可一味地求饶,应当尽力保持镇定,与作案人说笑斗口,采取默认方式表明自己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以便自己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
5、采用间接反抗法。是指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注意逃跑去向等。
6、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特征。
7、及时报案。作案人得逞以后,很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甚至还竞敢在作案现场附近的商店和餐厅进行挥霍。所有高校一般都有较为严密的防范措施,能及时报案和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抓获作案人。
8、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抢劫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
1、案发时要尽力反抗。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发动进攻,以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2、与作案人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形成僵持局面,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来援助者并对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4、巧妙麻痹作案人。当己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并采用语言反抗法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切不可一味地求饶,应当尽力保持镇定,与作案人说笑斗口,采取默认方式表明自己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以便自己看准时机进行反抗或逃脱其控制。
5、采用间接反抗法。是指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注意逃跑去向等。
6、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特征。
7、及时报案。作案人得逞以后,很有可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抢劫目标甚至还竞敢在作案现场附近的商店和餐厅进行挥霍。所有高校一般都有较为严密的防范措施,能及时报案和准确描述作案人特征,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布控,抓获作案人。
8、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抢劫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
三、如何防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受害者往往会上当。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一)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找工作,经过人托人再托人后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们儿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他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他同学借款补洞,拖到毕业一走了之。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6、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培养费的比重逐步加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某高校几位学生通过所谓的家教中介机构联系家教业务,交了中介费后,拿到手的只是几个联系的电话号码,其实,对方并不需要家教,或者联系迟了,但要想要回中介费是绝对不可能的。
7、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许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诈骗分子何某在火车上遇到某高校回家度假的学生杨某,交谈中摸清了该生家庭和同学的一些情况。何某得知杨某同班好友李某假期留校后,便返身到该校去找李某,骗得李某的信任后受到了热情款待。第二天,8个学生寝室遂被洗劫一空,而何某却不辞而别了。
(二)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大学里,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班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做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总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制度却是必不可缺的,况且,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一)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找工作,经过人托人再托人后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们儿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他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他同学借款补洞,拖到毕业一走了之。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6、招聘为名,设置骗局: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分担培养费的比重逐步加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某高校几位学生通过所谓的家教中介机构联系家教业务,交了中介费后,拿到手的只是几个联系的电话号码,其实,对方并不需要家教,或者联系迟了,但要想要回中介费是绝对不可能的。
7、骗取信任,寻机作案--许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作热情,或表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称,骗取信任后常寻机作案。诈骗分子何某在火车上遇到某高校回家度假的学生杨某,交谈中摸清了该生家庭和同学的一些情况。何某得知杨某同班好友李某假期留校后,便返身到该校去找李某,骗得李某的信任后受到了热情款待。第二天,8个学生寝室遂被洗劫一空,而何某却不辞而别了。
(二)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与人交往要区别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如风雨,去如微尘的上门客,态度要热情、处置要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以避免给犯罪分子创造作案条件。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大学里,无论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班集体总是校园中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做是个人隐私,但必须了解,既然是交往就不存在绝对保密。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更适合安全需要,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帮助并避免受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总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制度却是必不可缺的,况且,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