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开年用惨痛的方式给了人类一记重重的耳光,新冠肺炎的肆虐让千万人口的大武汉封城。武汉周边的黄冈市也不能幸免,至2月3日黄冈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已达1246例,是武汉之后最严重的城市。面临封城、面临病毒、面临死亡的威胁,还有初期医疗资源的不足、生活的不便、社群生活的丧失,各种心理问题频出。有市民因无法就医,得不到床位,愤怒之下向医护人员吐口水;有一线工作人员因恐惧而出现睡眠障碍。“军心不稳,万事皆休” ,心理援助工作迫在眉睫。
黄冈师范学院作为当地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黄冈市民的心理援助工作。《诗经》有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黄冈师范学院誓与黄冈人民同甘苦、共患难。2月4日黄冈师范学院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就组建了一支8人的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小组,积极与黄冈市卫健委联系,开通了面向黄冈市民的心理援助热线,服务时间从早上7:00到晚上23:00。根据市民的需求,2月23日,心理援助小组又把热线时间调整为24小时全天候,小组人数也由8人增加到10人。在心理援助小组成立当天陈校长给心理中心发来指示:“心理援助服务小组,要主动服务、热心服务、专业服务,为疫中及疫后经济社会重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热线开通二十余天来,共接待热线123个,成功化解有自杀风险的危机个案4例。打来热线的有普通群众,有冲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有基层工作人员,有公务员,有教师,有大学生,有工薪阶层,也有农民工。打来热线的人群来自黄州、红安、浠水、团风、麻城、陈策楼、武穴、黄梅、罗田等地,还有部分来自武汉和省外。有些来访者想要咨询与疫情有关的问题,如会不会被感染、生活物资无法获取、怎样买药就医;有些来访者咨询的是因疫情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如因恐惧而失眠,总是怀疑自己被感染,过度消毒等,有些是长期埋藏的心理问题遇到疫情被激发。只要是拨打过来的心理热线,不管来访者是什么问题,咨询师们都会认真解答,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来访者。
咨询师李老师接到一个热线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打来的,语气非常激动:“我是一个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吃药,这个药医生说是不能停的,现在药就要吃完了,当地都没有药,要到县城去买,交通都停了怎么办?政府为什么就没有为我们这些慢性病患者考虑?”当李老师和来访者讨论怎样去买药时,来访者说:“政府相互推诿,这个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帮我。”李老师一直陪着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来访者说到:“这个时候自己也不敢出去啊,去县城太危险了,黄冈的疫情这么严重,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李老师适时地赞扬来访者是一个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引导他去理解那些为了保证人们正常生活还忙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处境。在这场疫情中政府做了哪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一直给予来访者同感理解,共情来访者。来访者说:“是啊,有这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在保护我的生命安全,我之前竟然都不知道,这次疫情发生的这么突然,我们也要给政府一点时间。”结束时,他说:“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没有开始的那种绝望了,谢谢您。”挂断电话后,李老师多方询问看怎样帮他去买药。当天晚上李老师给他回电话说明天可以找人帮他去买药,和他讨论怎样把药送到他手里。挂断电话后来访者给李老师发来短信,“谢谢您,祝您一生平安!”几分钟后他又给李老师发来短信:“谢谢您,虽然素未谋面,您还为我这么操心,我很感动。”第二天他给李老师发来信息说药已拿到,再次感谢李老师的关心。后来李老师在督导小组讲述这个案例时,督导师说:“这是一个对社会对人性充满不信任的年青人,而咨询师给了他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经验,这个经验将松动他对人性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孔老师也接到这样一个热线,一位女士来电焦急的询问:“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啊?我已经在家困了半个多月了,外面也不通车,出都出不去。在家太无聊了,二月底能结束吗?”
疫情的到来,让本该万家团圆的春节,变成了闭门不出,各自居家自我隔离。欢乐的时光被笼罩上了紧张、恐惧和担心的气氛。渴望疫情尽快结束,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但对疫情可能持续的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通常根据疾病的传染性和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而定,有专家预测几周,也有专家预测几个月。在不确定疫情会持续多久的情况下,孔老师给出建议:
1.保持冷静乐观,定期查看权威官方的有关进展报告,不被网上不实传言所影响。
2.心态非常重要,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有独立思考能力。
3.关注当下,把重心放在这一个月、这一周、这一天,多想想“我可以如何有意思,有意义地度过”,调整好作息。把每一天过好,是我们自己可以做到和把握的。
4.记录“美好时光”,虽然是在艰难的时刻,但每天的生活还是会有温暖、美好的时刻,有值得感恩的时刻。每天花几分钟,记录下这些美好瞬间,如一顿美食、窗外的阳光、亲友间相互的鼓励、陌生人的帮忙等。这些文字会帮助我们去关注生活中积极、正面的部分,将来也会成为一份难得的记忆。
漆老师接到一个危机热线,患者在电话那头哭泣,咨询师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无助、绝望与恐惧,在电话这头陪伴,听她诉说自己人生最黑暗的阶段,内心是无限的痛楚、恐惧与绝望,漆老师温暖的陪伴她,并给予她有力的帮助。五天后再次联线,她跟漆老师诉说感谢,谢谢漆老师陪她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阶段,她熬过来了。
宋老师记得一位来自红安农村的女孩子,20多岁,刚开始很焦虑,急躁,不耐烦,不停的说:“政府也不管,说排查,我这里哪有人问了,那些人都还在互相串门,聚在一起聊天,这要感染了怎么办,全家感染了怎么办……”,宋老师耐心地听她说,并表示理解她的心情,这种情况下,担心、忧虑、不安都是正常的,慢慢聊到她目前的家庭情况,村里情况等等,慢慢地发现,他们村没有一例病例也没有确诊,已经封村,外面人进不了,里面人出不去,而且家家户户分散居住,比城市的风险小很多,然后谈到她身体的各种不适,天天担心自己是不是染上了新冠肺炎,宋老师又和她一起分析,使她意识到她从武汉回家已经快一个月了,中间没有出去过,人在焦虑紧张的时候会使自己的身体更加敏感,实际没有不舒服,但由于心理作用会觉得不舒服,谈到这些,她很认同,慢慢地就笑了,笑的很开心,说自己心情好多了,很感谢宋老师,还叫宋老师也要好好注意。
林老师接到了一通来自武汉的电话,来电者是一名大学生。家在武汉,作为此次疫情重灾区的学生,在病毒刚开始肆虐的时候,来电者更多的是惶恐,害怕,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失望心理。他说:“在武汉太可怕,就像有一层黑气笼罩着武汉的个个角落……”来电者带着一种近乎悲观的情绪,用急促的语调阐述着在武汉的所见所闻,接着他又说:“我晚上在想,第二天要是睁不开眼睛怎么办?武汉是不是没有希望了?”林老师耐心地倾听着他的阐述,时不时地安慰着他,并告诉他,首先要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并对这个事情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做好疾病的预防,保护自己和家人很关键;再者建议他少看关于此疫情的新闻,用学习、锻炼身体去分散注意力和精力;最后要树立信心,要相信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相信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背后是强大的中国!
林老师后期也进行了回访,了解到她现在的心情平复了很多,没有那么害怕了,现在在家安心的学习,期待早日解封开学。
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在发生,在这场心理援助工作中,心理援助小组的10位咨询师都有他们和来访者的温暖故事。我校心理援助小组的工作也得到黄冈市领导的高度肯定。2月27日,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刘雪荣同志对心理援助工作作出批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心理援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为释疑解惑、心理疏导支持、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向参与心理援助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同志们不断总结完善,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我校心理援助小组的成员也表示,将再接再励做好心理援助工作。
在做好服务社会的同时,心理中心也不忘做好全校师生的心理援助工作。大年三十(1月24日)当天晚上,我校就开通了面向全校师生的防疫心理咨询热线。在疫情期间,心理中心还对我校发现的确诊病人、疑似病人、隔离人群、有家人因新冠肺炎去世的一对一进行心理援助。要求各学院对于这四类学生要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一一问询,并发送由华中师范大学江光荣教授领导开发,由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研究,由多家权威院校和机构联合发布的《公众抗疫心态自检自助表》让学生进行心态自检。对于自检分数在26分以下的,由咨询中心专职老师一对一提供心理援助。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从疫情开始直到疫情结束,黄冈师范学院学工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老师们都会一直在这里守候着,风里雨里,和你一起迎接“抗疫”的胜利。